声音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传播

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会引起空气分子有节奏的振动,并将能量传递给相邻的空气分子,这样就产生了声波。
声音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传播

当一块石头击中水面,振动会使水面产生一圈圈的环形波纹。这种情况与声源使空气产生压力变化形成声波的方式相同。这些压力变化被人的耳朵感知为声音。

声音有着多样性。单音只有单一的频率成分,例如纯音;复合音含有多种频率成分。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声音多数都是复合音。

声音的频率

声音的频率是指在一秒钟内声波的振动次数。测量单位为赫兹(Hz)。

声音的频率随着声波每秒振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。每秒振动次数在20次至20,000次之间的声音对人体是无害的。笛子声或者鸟鸣声都是高音调的声音。远处的雷鸣声和贝斯都是低音调的声音。

分贝 (dB)

分贝(dB)用于测量声音强度。分贝的标度用对数标度来进行表达。每增加6个分贝,声压强度就会加倍。

有一点需要注意,“分贝”有着不同的含义,不像“伏特”和“米”等单位有着固定的值。分贝值所代表的意义取决于其使用的特定环境。

通常情况下,声音强度可以表示为声压级分贝(dB SPL)或听力级分贝(dB HL)。按照声压级分贝的表示,一个听力正常的人能分辨出的最弱声音频率为1000赫兹;而按照听力级分贝,这个数值相当于某种特定声音的正常听力阈值(例如,125赫兹-8000赫兹)。因此,0 dB SPL和0 dB HL所表示的声音强度并不相同。

下列是以听力级分贝(dB HL)为单位的不同强度的声音:

  • 180 dB: 火箭起飞时的声音强度
  • 140 dB: 喷气式飞机起飞时的声音强度
  • 120 dB: 摇滚乐
  • 110 dB: 响亮的雷声
  • 90 dB: 城市交通噪音
  • 80 dB: 高音量的收音机
  • 60 dB: 寻常谈话
  • 30 dB: 低语声
  • 0 dB: 人们能听到的最小声音强度